首页新闻中心专业设置招生工作学位与培养十三五综投学生工作党团建设下载中心研究生院年鉴
当前位置: 首页>>学位与培养>>正文

 
谁有kok网站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年度报告
2022-05-14 21:18   审核人:

谁有kok网站成立于19588月。经过64年的发展,学校逐步形成了以体育学为主、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构建了从本科教育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完整办学体系,成为国内培养体育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已培养了3万余名受到高度认可的体育和教育人才,涌现出一批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体育教师、省市劳动模范、国家队教练员和金牌运动员。学校在群众体育与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质普查与评价、运动能量代谢、中国人骨龄发育标准、体育情报、体育法制建设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学校于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通过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验收,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体育学一级学科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体育学一级学科获A-等级,位列全国体育学学科前5%,获得并列第4名的佳绩。学校现有博士生66人,硕士生1264人,留学生67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共计31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53人,副高级职称9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98人,具有硕士学位184人;入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天津市优秀教学团队14个,天津市十二五教学创新团队3个;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天津市教学名师5人,其他各类省部级人才称号获得者14人。学校现有在岗博士研究生导师4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40人。

学校体育学科优势显著,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是第一批天津市重点学科。体育学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特殊教育、运动健康入选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名单。学校现有国家体育总局竞技运动心理与生理调控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运动生理与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天津市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体育教学研究中心”等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学校的心理学与运动行为促进运动线粒体生物学基础与应用若干重大慢性疾病的运动康复与防治学前特殊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与促进等团队入选天津市高校创新科技团队培养计划。

学校重视开放办学,不断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分别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日本、新加坡、波兰等20余所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学校坚持服务于一带一路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在天津市高校率先成立了天津市留学生武术文化体验基地,提升了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切实将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有特色的现代体育大学而努力奋斗!

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

(一)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情况

我校现有体育学、教育学2个一级学科,包括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学、教育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应用心理、新闻与传播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康复学6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舞蹈学、体育管理学、运动康复学、运动与健康管理学、体育口述史学10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职业技术教育学5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包括体育、应用心理、新闻与传播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包括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3个领域。我校学科点分布与结构见表1-1

1-1 谁有kok网站学科点分布与结构

学科点类型

数量

一级学科博士点

1

二级学科博士点

6

一级学科硕士点

2

二级学科硕士点

15

专业学位种类

3

(二)学科建设情况

我校体育学是天津市第四期(十二五期间)和第五期(十三五期间)重点学科,现已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目前学校有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2个天津市高校智库、1个科技创新智库、5个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3个天津市教学创新团队,在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康复、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等领域的科研和社会服务位于国内前列。

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体育学一级学科全国78所高校参评,我校体育学一级学科获得A-等级,位列全国体育学学科前5%,获得并列第4名的佳绩。

(三)研究生招生及规模情况

1.研究生招生及生源情况

1)研究生报考与录取情况

2021年,报考谁有kok网站研究生的总人数为2125人。其中,报考全日制博士研究生79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46人。

研究生录取人数为515人。其中,录取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5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00人。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的总比例为12.47。我校2021年研究生报考与录取具体情况见表 1-2、表 1-3、表 1-4

1-2 谁有kok网站2021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报考与录取情况

博士学位授权点

报考人数

计划招生数

录取人数

体育教育训练学

32

6

7

体育人文社会学

36

4

4

体育心理学

1

1

0

运动人体科学

3

1

1

运动康复学

7

3

3

合计

79

15

15

注:此表不含留学生博士招生数据。

1-3 谁有kok网站2021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报考与录取情况

专业领域

报考人数

计划招生数

录取人数

体育教学

855

125

197

运动训练

425

131

111

社会体育指导

52

30

20

应用心理

71

15

14

新闻与传播

31

15

14

合计

1434

316

356



表 1-4 谁有kok网站2021年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报考与录取情况

硕士学位授权点

报考人数

计划招生数

录取人数

体育人文社会学

41

13

17

运动人体科学

73

25

28

体育教育训练学

59

20

26

民族传统体育学

30

8

11

体育舞蹈学

19

6

6

体育管理学

26

12

12

运动康复学

335

29

38

课程与教学论

1

4

1

高等教育学

0

4

2

特殊教育学

15

5

2

教育技术学

6

4

0

职业技术教育学

4

2

0

运动与康复管理学

3

2

1

合计

612

134

144

2)第一志愿录取人数

2021年,谁有kok网站全日制研究生录取人数中,第一志愿录取博士研究生15第一志愿录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59人。


3)录取推免硕士生人数

2021年,谁有kok网站录取推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1人。我校2021年录取推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情况见表 1-5

1-5 谁有kok网站2021年录取推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情况

硕士学位授权点  

录取免推硕士生人数  

体育管理学

1

体育教学

15

体育教育训练学

2

体育人文社会学

1

运动康复学

1

运动训练

10

运动与康复管理学

1

合计

31

4申请-审核制录取博士人数

我校从2020年开始试行申请-审核制招生。申请审核制是学生根据有关条件自愿报名,科研与研究生处组织专家进行材料审核,合格者接受能力测试。通过此办法,选拔出科研能力突出的博士生。2021年录取申请-审核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人。

2.研究生规模及结构

1)在校研究生数

2021年,我校在校研究生总人数为133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264 人(含1名港澳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66人(含3名港澳台博士研究生)。我校2021年在校研究生情况见表 1-6

1-6 谁有kok网站2021年在校研究生情况

一级学科专业

在校硕士生

在校博士生

总计

体育学博士


66

  66

体育学硕士

375


375

教育学硕士

26


26

体育硕士

793


793

应用心理硕士

37


37

新闻与传播硕士

33


33

合计

1264

66

1330

2)研究生与本科生比

2021年,我校在校本科生总人数为5025人,研究生与本科生人数比为1:3.78

3)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数

2021年,我校在校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数为6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0人。

4)研究生休退学及学业预警人数

2021年,我校有7名硕士研究生休学,1名博士研究生学业预警。

(四)研究生学位授予及研究生就业情况

1.学位授予情况

1)研究生学位授予人数

2021年,我校授予研究生学位274人。其中,授予博士学 3人,授予硕士学位271含硕士学术学位114人,硕士专业学位157)。我校2021年授予研究生学位情况见表 1-7

1-7 谁有kok网站2021年学位授予情况

学科、专业

博士学位

硕士学位

体育学博士

3


体育学硕士


99

教育学硕士


14

体育硕士


138

应用心理硕士


10

新闻与传播硕士


10

合计

3

271

注:不包括留学生数据。

2)研究生如期获得学位

2021年,我校授予博士学位 3人,授予硕士学位271人。我校2021年研究生如期获得学位率见表 1-8

1-8 谁有kok网站2021年研究生如期获得学位率

学科、专业

硕士学位

博士学位

应得人数

实得人数

如期率

应得人数

实得人数

如期率

体育学博士




12

0

0%

体育学硕士

102

99

97.06%




教育学硕士

16

14

87.5%




体育硕士

139

138

99.28%




应用心理硕士

10

10

100%




新闻与传播硕士

10

10

100%




合计

277

271

97.83%

12

0

0%

注:不包括留学生数据

3)当年获得学位的研究生学习年数

2021年,我校3人获得博士学位。其中,2人学习年数为5年,1人为6年。我校271人获得硕士学位。其中,262人学习年数为3年,5人为4年,2人为6年。我校2021年获得学位的研究生学习年数见表1-9

1-9 谁有kok网站2021年获得学位的研究生学习年数

                              学习年数

博士学位

学术硕士学位

专业硕士学位

3 年以下




3


109

153

4


4

1

5

2



6

1


2

6 年以上




合计

3

113

158

注:不包括留学生数据。

4)参加学位论文盲审数及异议篇次

2021年,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100%校外双盲评审。参加盲审篇次为608,其中异议篇次为70。我校2021年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情况见表 1-10

1-10谁有kok网站2021年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情况

学科、专业

参加盲审篇次

异议篇次

体育学博士

7

1

体育学硕士

225

24

教育学硕士

30

7

体育硕士

299

31

应用心理硕士

24

4

新闻与传播硕士

23

3

合计

608

70


5)撤销学位人数

2021年,我校无研究生被撤销学位。

2.研究生毕业及就业状况

1)毕业研究生就业率

2021年,我校共有257名毕业研究生就业。其中,博士研究生就业3人,硕士研究生就业254人。博士研究生就业率为 100%,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93.7%,全校研究生就业率为93.8%2021年我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具体情况见表 1-11

1-11 谁有kok网站2021年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

学科专业

毕业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体育学博士

3

3

100

体育学硕士

99

93

93.9

教育学硕士

14

13

92.9

体育硕士

138

129

93.5

应用心理硕士

10

9

90

新闻与传播硕士

10

10

100

合计

274

257

93.8

2)毕业研究生去向

研究生毕业去向以就业为主,参加工作的比例达到88.7%。其中,协议和合同就业比例达53.42%

表 1-12谁有kok网站2021年毕业研究生就业去向情况

毕业去向

本校硕博平均(%

协议和合同就业

(含博士后)

          53.42

自主创业

         1.8

灵活就业

         33.48

升学

          5.1

(五)导师队伍规模及结构情况

1.导师队伍规模

2021年,学校共有研究生导师24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 43人(含外聘导师 5人)。

2.导师队伍结构

1)导师职称结构

学校所选聘的38名博士研究生导师(不含外聘导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者34人,副高级职称者4人;学校所选聘的12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不含外聘导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者27人,副高级职称者74人,中级职称者22人。

2)导师年龄结构

博士研究生导师(不含外聘导师)中,45岁及以下5人,占总人数的13.2 %46-55岁(含)19人,占总人数的50 %56岁及以上14人,占总人数的36.8 %

硕士研究生导师(不含外聘导师)中,45岁及以下54人,占总人数的43.9 %46-55 岁(含)57人,占总人数的 46.3%56岁及以上12人,占总人数的9.8%

3)海外学历

学校38名博士研究生导师(不含外聘导师)中,具有境外经历的8人,占博士研究生导师总数的21.1%12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不含外聘导师)中具有境外经历的8人,占硕士研究生导师总数的6.5%

二、 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健全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全面推进研究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抓住重点环节,着力提升研究生党建工作水平

2021年,学校共有研究生学生党支部15个,研究生党员共计475人,年度发展研究生党员127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学校党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两优一先”评选表彰活动,9名研究生党员荣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学校党委号召研究生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对标找差、见贤思齐,以受表彰的先进个人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矢志拼搏奋斗。

二)坚持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将庆祝建党百年党史学习主题教育贯穿全年,加强学生思想引领。组织参加市教育两委关于庆祝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的“百年行动”40项重点活动,获公益广告大赛一等奖、“三全育人”优秀工作案例等佳绩;组织开展20项校级主题活动,在青年学子中全面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同时,采取多种途径深入开展常态思想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2.依托辅导员发展中心,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组织完成每人每年不少于96学时的培训、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备赛参赛、辅导员科研项目申报、精彩一课评选、优秀工作案例征集等工作。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指导各二级教学单位继续实施学生骨干领航计划,提升学生骨干素质。

3.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和导师深入了解学生生活,成为学生宿舍的常客、熟人,及时关心学生需求、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将学校常委会搬进学生宿舍,及时精准解决学生困难,用实际行动感化学生。

4.发挥导师教书育人功能,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提升专业能力过程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严格导师行为规范,注重言传身教。

5.建构课程思政育人格局,积极宣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把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理想和自身素质提升结合,激发学习激情和动力。

6.积极发挥学生同群效应的教育功能,利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榜样示范,深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加强日常交往中相互学习,推动共同成长。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形成教育的主动和自觉。

7.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将积极心理学融入思政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配备2名专职心理健康辅导员,依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开展新生心理测评、心理动态周报送、心理动态月度研判、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素质拓展、心理健康活动以及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水平,呵护学生成长。完成1700余名新生心理普测、20余项525心理健康月活动,累计开展学生个体心理咨询50余人次、团体辅导9场、心理危机干预8人。

8.依托天津市高校“新媒体思政教育联盟”,建设校园网络新媒体矩阵,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超级校园APP、抖音等新兴媒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类线上活动50余场。“谁有kok网站学工部”公众号全年共发布图文消息500余篇,其中原创推文205篇,单篇最高点击量1.5万。鼓励师生创作千余项优秀网络文化作品,歌曲MV《执着的梦》阅读量达79.8万。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网络舆情管控与正面引导,促使网络成为我校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

(三)丰富校园文化,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1.建设好征兵工作站,着力做好国防教育和大学生征兵工作,塑造革命军旅文化浓厚氛围,引导适龄青年参军入伍、荣校报国。年度“双合格”并通过役前训练成功入伍男生40人、女生3人。

2.利用传统节庆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和开学迎新季、毕业文明离校季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主题教育活动,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依托校院两级30余个实践基地,在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开展无偿献血、学雷锋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共计1000余场、参与学生8700人次。

3.建设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室、文化墙等,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培育选树先进典型,多名学生获评“天津敬业奉献好人”等荣誉称号。

4.提高学生信息辨别能力,对多元文化能够有正确认识,自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

四)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做好学生日常管理服务

1.坚守安全稳定底线意识不放松,加强学生宿舍应急值守,实施网格化管理,做好学生宿舍常态化疫情与疾病防控,每天进行安全卫生检查、定期开展安全卫生联查排查,开展防灾减灾、消防安全教育演练等活动,确保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

2.按照学校要求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修订完善学生管理规定10余项,依托学工一体化平台,实现学生管理网络化、标准化、高效化,持续深化实施文明素养专项提升计划,严格执行学生德育操行评定,强化学生奖惩、申诉管理,做好学生保险相关工作。


3.着力将学生宿舍建设成集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等各类教育为一体的社区,定期开展劳动教育培训与实践,成立了学生社区“薪火”党史宣讲团,开展“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党史学习教育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大力建设社区文化,最近距离地教育引导和影响学生。

4.继续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改革落实,印发相关文件、强化执行,把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思政力量压到学生一线,将三全育人落到实处。

1)健全制度保障。制定完善《疫情防控期间宿舍管理办法及封闭隔离管理预案》等20余项制度文件,建立学生宿舍疫情防控信息定期报告机制,强化零报告”“日报告等制度落实。

2)把好学生宿舍门防关。严格学生宿舍区域轮流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学生宿舍24小时全天候有人在岗。明确学生宿舍出口和入口,入口加装了人脸识别测温仪器,严格进出管理。

3)加强学生宿舍安全卫生检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做好学生宿舍卫生清整、宿舍内通风消杀。每日以宿舍为单位做好晨、午、晚体温检测工作,如发现异常,严格按照应急处置流程处理。

5.关心帮扶少数民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稳定。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排查、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学业指导、就业指导、困难生资助等工作,组织开展10余项“石榴花红,同心筑梦”系列活动,帮扶关爱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实现在管理中育人。

三、研究生培养过程

(一)研究生教育教学资源与条件

1.重点研究基地数

学校拥有竞技运动心理与生理调控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运动生理与运动医学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市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教育部体育教学研究中心”等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

2.科研项目数及科研总经费

2021年,我校共获纵向项目立项33项,横向项目立项11项,总经费262.3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经费65万;省部级项目8项,经费14万元;厅局级项目22项,经费19.3万元。此外,我校共签署了横向项目合同11项,经费164万元。我校2021年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见表 3-1

3-1 谁有kok网站2021年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情况

科研经费(万元)

科研项目数

横向项目

纵向项目

横向项目

纵向项目

164

98.3

11

33

3.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不断加强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从多层面对研究生的实践环节提供保障,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整合资源,依托天津市高校、中小学、天津体育局、天津体育产业协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围绕培养实践能力,打造优质实习实践基地。截至20211231日,学校先后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49个。我校人才培养基地情况见表 3-2

3-2 谁有kok网站各类人才培养基地数

基地类型

基地数

高校

18

中小学

7

行政部门

5

事业单位

2

企业单位

17

总计

49

(二)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1.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

2021年,我校用于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总额为1268.35万元。主要包括:研究生奖助学金资金总额为1152.18万元、研究生论文答辩费用42.19万元、研究生招生经费16.5万元、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提升费用18万元、外聘专家授课费 4.1万元、导师指导费用35.38万元。

2.研究生奖助学金

为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构建了多渠道的研究生资助体系,形成了以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为主体,校内学业奖学金为保障的研究生资助体系。

2021年,研究生教育资助金额达1152.18万元。其中,发放国家助学金689.58万元,发放国家奖学金35万元,发放学业奖学金427.2万元,发放王克昌奖学金0.4万元。研究生教育经费的大量投入,激励了研究生学习和科研创新热情。我校发放研究生奖助学金具体情况详见表 3-3

3-3 谁有kok网站2021年研究生奖助学金情况

类别

人次

金额(万元)

国家助学金

    2297

689.58

国家奖学金

 17

35

学业奖学金

   817

427.2

王克昌奖学金

    2

0.4

合计

    3133

1152.18

3.获各类奖学金研究生人次

我校获各类奖学金研究生总人次为844人次,见表 3-4

3-4谁有kok网站 2021年获各类奖学金研究生人次

学科、专业

国家奖学金人次

学校奖学金人次

体育学博士

1

25

体育学硕士

8

206

教育学硕士

0

17

体育硕士

8

540

应用心理硕士

0

21

新闻与传播硕士

0

18

合计

17

827


(三)研究生课程建设情况

2021年,我校开设博士研究生课程共41门,共计166门次;开设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共125门,共计282门次;开设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共92门,共计233门次。我校开设研究生课程情况见表 3-5

3-5 谁有kok网站2021年开设研究生课程情况

学科、专业

课程总门数

课程总门次

硕士

博士

硕士

博士

体育学博士


41


166

体育学硕士

91


214


教育学硕士

34


68


体育硕士

49


174


应用心理硕士

16


29


新闻与传播硕士

27


30


合计

217

41

515

166


(四)研究生论文发表及学术交流情况

2021年,我校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共计7篇。其中,博士研究生发表3篇,硕士研究生发表4篇。参加国内学术会议12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口头报告的学生3人次。

四、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成效

(一)研究生教育校院二级管理体系建设及成效

我校顺应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和要求,主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体制与机制,不断完善《谁有kok网站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实施方案》,《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工作任务分解》,明确责权利关系,按照研究生专业或研究方向落实到相应的二级培养单位,由各二级培养单位完成招生、培养、毕业完整环节的教育管理,以及相应的学位点建设工作。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及成效

建立学业预警、分流淘汰机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研究生开题前的文献阅读考核制度、预开题制度、预答辩制度、校内论文盲审、抽查等制度;健全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综合运用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学科评估、学位点合格评估、专项评估、学位论文抽检、专项督查等手段,实施常态化、制度化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建立学校、培养单位两级教育教学督导机制,选聘富有研究生培养经验的教师组成教育教学督导组,对研究生教育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强化培养单位在教育督导中的主体地位。

(三)研究生教育管理与服务举措

我校围绕高水平现代体育大学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德才兼备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聚焦质量建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服务意识。

我校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共20人。其中,科研与研究生处管理人员5人;学校下属6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均设有分管副院长,教学秘书15人。研究生管理人员通过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多种模式进行岗位培训,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四)导师队伍建设举措及成效

我校高度重视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积极组织开展导师培训,不断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我校研究生导师队伍选拔与培训具体情况如下:

1.主动适应发展需求,修订完善研究生导师相关管理办法。为适应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求,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积极参与研究生的指导工作,优化导师选聘、博士导师年度招生资格聘任机制,强化岗位职责,根据国家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文件精神,修订完成《谁有kok网站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选聘与管理办法》(津体院发〔202113)、《谁有kok网站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行业导师选聘管理办法(试行)》(津体院发〔202114号)、《谁有kok网站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选聘及年度招生资格聘任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研究生导师选聘与管理工作。在博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实行博士研究生导师评聘分离;结合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自2019年开始,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对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生导师分别制定遴选条件,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2.加强导师培训,不断提高导师指导能力。逐步构建针对不同对象、形式多样的校院两级导师培训体系,包括:新增导师岗前培训、学校专题培训和学院常规培训等,培训方式包含现场培训和网络培训。新获得导师资格的人员,必须参加学校举办的导师培训,培训合格者方可招生。建立导师国内外学术交流制度,为导师提高学术和实践能力提供平台。我校在十三五综投建设规划中设立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培养项目,支持研究生导师参加相关培训和参加学术会议。2021年,我校积极组织开展校级研究生导师专题培训工作。此次培训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合作,采用网络专题课程学习的形式,通过模块化的课程设计,覆盖全体研究生导师。通过一系列导师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研究生导师政治素质,强化研究生导师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能力。

(五)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及成效

1.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为加强我校研究生培养学术训练环节,提升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我校积极组织申报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经市教委评审,我校共有27个项目获批2021年度天津市研究生创新项目立项(博士生项目10项,硕士生项目17项)。

2.校内研究生创新项目

为营造我校研究生的学术氛围,提升研究生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学术研究能力,我校组织并开展谁有kok网站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经专家评审,共有47个项目获批谁有kok网站研究生创新项目立项(博士生项目3项,硕士生项目44项)。

3.多措并举,努力提升研究生科研学术素养

为激发我校研究生科研活力,提高科研实践水平,我校于202110月至12月,举办“天体学术大讲堂”系列专题讲座。讲座共开展9期,参加师生超过3000人次。先后邀请9位来自国内体育领域知名专家,聚焦学科和科研前沿热点,为我校师生开展专题讲座。

五、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一)主动对接服务冬奥会,积极谋划后冬奥会时期冰雪产业发展

2019年起,我校积极发挥体育院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优势,主动对接服务冬奥会,积极谋划后冬奥会时期冰雪产业发展。2020年,学校与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北医三院崇礼院区、崇礼区政府签署四方战略合作协议,强强联合,成立谁有kok网站崇礼冰雪学院。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冰雪运动学院建设。20217月,原党委书记王欢带队赴张家口市崇礼区,与张家口市委书记武卫东围绕体育教学基地建设、研学基地打造等进行会谈。结合会谈精神,我校与北医三院崇礼院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筹备,深入推进京津冀校地共建,着力构建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的高学历冰雪运动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三硕一博”高层次冰雪运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崇礼冰雪运动学院将持续有效开发利用冰雪资源和场馆设施,依托张家口市崇礼区丰富的冰雪运动资源优势,构建人才培养教学实践基地,培养服务我国冰雪运动与体育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并将借助北医三院崇礼院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运动创伤)独特运动医疗和康复资源,打造大型国际冰雪体育赛事和活动平台,组织品牌特色冰雪运动赛事与科研交流活动,推进“多元、合作、共赢”的文化氛围,不断孵化、培育、壮大体育相关业态,强化崇礼文化资源IP,逐渐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促进全民健身、全民健康,为健康中国增动力、添活力。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我校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运动康复学2020级博士代瑞兰、2021级博士吴悦随我校崇礼冰雪运动学院院长敖英芳教授,前往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开展冬奥会医疗康复志愿服务工作,两名同学用专业知识,全力以赴服务冬奥、护航冬奥。其间,两名同学参加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冬奥医疗保障团队(张家口赛区)出征誓师大会。代瑞兰随北医三院流行病学专家组在崇礼雪场进行冰雪运动损伤流行病学实地调研,整理运动损伤数据,了解冰雪运动相关损伤类别及特征,参与专家医疗团队5G可视化冰雪运动员损伤急救全程模拟演练。代瑞兰、吴悦在北医三院崇礼院区康复科和运动医学科学习不同运动损伤疾病的康复措施与手段。

(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度,提高导师队伍水平

为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教研[2020] 9号)等文件的精神和要求,我校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导师和行业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度。各专业领域行业导师数量原则上按生师比6:1配置,每名导师每届指导硕士研究生原则上不超过6人。根据《谁有kok网站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行业导师选聘管理办法(试行)》(津体院发〔202114号),我校组织完成了2021年专业学位行业导师聘任工作,选聘行业导师45人,为“双导师”制度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提升了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水平。

(三)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获批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充分发挥课程建设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按照《市教委关于开展2021年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科研与研究生处积极组织二级培养单位开展申报工作。经教师申报、各二级培养单位推荐、校级专家审议,市教委评审,我校2门研究生专业教育课程、2门研究生综合素质课程获批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四)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研究生管理规范化

随着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我校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需求日益增高。我校在学位论文评审、研究生科研成果管理、导师遴选等关键环节加强信息化建设,特批专项经费支持。已于2021年底通过招标采购了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已投入使用。

(五)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招生工作效率和质量

1.探索在初试阅卷环节引入“网上评阅系统”。为提高硕士研究生初试阅卷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人为出错概率,我校在初试阅卷环节引入“网上评阅系统”,并在2022年的研究生招生阅卷中,正式使用。

2.探索建立疫情防控常态下“体育院校研究生现场复试”技能考核内容、标准、实施程序。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根据体育类研究生“运动专项”考核要求研制了《谁有kok网站2021年研究生各专项运动技术动作及评分标准》(简称考核标准)。《考核标准》设计的主要思路是在保证减少人员聚集的前提下,实现技能考核的“客观性”“准确性”“高效性”。《考核标准》由各运动专项专任教师集体研究制定,涉及21个运动项目,近百项测试指标,每个运动专项的考核由3个环节组成,考核的成绩分为四个档次。《考核标准》于复试前向考生公布,考生可据此进行准备,从而提高了技能考核的客观性、公平性。

3.复试环节建立面试题库,研发抽题程序。2021年,复试环节首次采用“计算机随机抽题”的形式,根据各专业考生人数和专业特征,建立各专业面试题库,研发了抽题程序,保证每个单元考试题目“不重复”,确保了试题抽取的随机性和保密性,进一步提高了面试环节的公平性、严谨性,同时提升了选拔生源的质量,复试工作受到考生和评委的一致好评。

(六)组建赴新疆实习支教团,赴新疆和田地区开展支教工作

我校选拔出86名志愿为祖国边疆建设,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作贡献的师生,参加赴新疆实习支教团。赴新疆实习支教团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和团支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凝聚支教团队党员、团员的力量。在为期三个月的援疆支教任务中,援疆支教团的师生们勇于担当、坚守使命,在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忘我的奉献精神和良好的工作状态,为促进民族团结和新疆教育事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受到新疆和田地区学校师生、家长及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

(七)李晶晶勇夺第十四届全运会赛艇项目金牌,为天津竞技体育添彩

2021919日下午,在第十四届全运会赛艇项目女子八人单桨有舵手决赛中,我校研究生李晶晶与队友组成的联合队,不畏强手、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以6分钟1080的成绩勇夺该项目金牌,这是继李晶晶获得第32届东京奥运会女子八人艇铜牌后,再次为天津、为学校赢得荣誉。第十四届全运会天津代表团常务副团长,天津市体育局局长、党组书记李克敏充分肯定了我校在竞技体育领域为天津市做出的突出贡献,赞扬了赛艇队教练组和运动员在比赛中不畏强手、勇于拼搏的精神和我校学生运动员展现的良好精神风貌。

六、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一)校级研究生论文自查

为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确保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学位[2020]9号)等相关文件要求,我校于20217-8月对2020届所有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了自查和抽检,审查具体情况如下:

1.培养单位自查情况

1)各培养单位按照自查工作要求认真完成了对相关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和学位评定等过程材料的规范性审查。

2)各培养单位组织研究生导师对所指导的2020届研究生学位论文(含非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逐一进行自查自纠,没有反馈学位论文有抄袭、作假的情况;16篇学位论文存在少量写作规范性不当现象(文字错误、段落调整顺序等),均已提交修改后论文。

2.学校抽检情况

1)抽检方式与比例

此次学位论文由各培养单位采取随机抽检方式进行,硕士研究生论文抽检比例为10%,共抽取26篇;博士研究生论文100%抽检,共6篇。

2)评审程序与结果

①学术不端行为检测与结果。所有被抽检学位论文均进行中国知网学术不端行为检测,重复率≥21% 视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论文。本次抽检均通过检测。

②专家评审与结果。参照教育部、天津市学位论文抽检办法,每篇硕士学位论文聘请3位同行专家进行评审。3位专家中有2位以上(含2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将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3位专家中有1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将再送2位同行专家进行复评。复评中出现1位及以上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则该篇论文被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

综合专家评审意见,此次抽检的32篇论文,整体质量较高。下一步我校将继续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


(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天津市研究生论文抽检情况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天津市尚未对2021年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进行抽检,或反馈2020年度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我校将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国家、天津市的学位论文抽检工作,同时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提升学位论文质量。

七、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四为方针,坚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主线,立足四个面向,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打造一基地三区、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提供人才保障,为我校全面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有特色的现代体育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一)健全思政育人体系,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1.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开全开好研究生思政课程;深入挖掘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研究生课程学习的各个环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四史学习等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各类研究生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突出示范引领作用,选树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全面提升研究生任课教师的育人能力和水平。

2.压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强化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坚持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及时掌握研究生思想状况,给予研究生充足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格魅力鼓舞学生,培养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做好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通过优化导师上岗条件和程序,完善导师评聘制度,将师德师风、立德树人成效纳入导师评价体系,打造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的高水平导师队伍。

3.弘扬优良学风,恪守学术道德。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宣讲活动,将科学精神、学术诚信、学术(职业)规范和伦理道德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把论文写作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通过学术道德案例教育引导研究生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杜绝抄袭剽窃、试验造假、篡改数据、论文买卖等学术不端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切实推进校风、学风的整体提升和改善。

(二)突出优势特色,推进学科专业调整

1.加强学科统筹,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天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我校学科特点,以体育学一流学科为龙头,以教育学学科为支撑,突出---等融合特色优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革学科绩效评价机制,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评估与调整机制,对发展乏力、水平较低的学科专业适时予以调整撤销。

2.强化学科内涵建设,以科研大平台、新基地为引领,构建学科发展长效机制。充分利用我校与天津大学合作成立的智慧体育协同创新中心、我校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张家口市)的合作基地以及着力打造的创新型谁有kok网站科技园等大平台、大基地,聚焦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构建研究团队,搭建研究梯队。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瞄准运动健康、运动训练、体育教学、体育人文等学科领域的前沿,力争在国家级重大项目中实现突破,在国家级项目上再创新高,在成果转化服务社会方面着力提升,实现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长远发展。

(三)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科学选拔人才

1.优化考试招生机制。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严格监管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体系。优化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和内容,增加复试考试权重,加大对考生道德品质、学术潜质、科研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考查,避免唯分数论。进一步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探索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规范与完善招生工作的制度与程序,促进流程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

2.深化招生计划管理。完善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办法,实行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综合考虑培养质量、师资队伍、科研水平、社会服务等关键性指标进行绩效评价,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做出优化调整。招生指标向建有大平台、承担大项目的学科倾斜;向严把质量关、研究生分流制度执行力度强、有效落实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机制的二级培养单位倾斜;向科研经费充足、指导培养水平高的导师倾斜。适度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比例,稳定学术型研究生比例,力争在体育专业博士项目上有突破。

(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1.分类制定培养标准,深化培养模式改革。遵循人才成长和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树立全面、多元、全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建立学术型、专业型人才分类培养新模式,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制定不同类型、层次的研究生培养要求和学位授予标准。对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加强知识创新能力培养,把创造知识能力作为重要指标,在培养方案中突出研究,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与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承担论文指导等,构建高校与社会优势互补、项目共建、成果共享、利益共赢的新型协同育人模式。

2.强化科教融合育人。加强研究生的系统科研训练,在实践教学、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中突出学术创新,充分发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对高质量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作用,强化研究生科研项目书撰写训练,建立学术报告交流制度,推动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选项目,探索多学科育人机制,推进实施研究生层面的卓越人才培养专项计划。

3.推进产教融合育人。强化面向实践、突出应用的案例教学,推进课程设置与专业技术能力考核、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等有机衔接。创新体制机制,吸引体育行业相关企业深度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设立行业(产业)导师。对接企业、对接需求,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搭建产教融合创新合作平台,努力建设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4.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发挥培养单位课程建设主体作用,把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作为课程体系设计的根本依据,重视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在稳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根据培养方案运行情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动态调整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鼓励增加开设短而精的课程和模块化课程,探索将在线开放等形式的课程纳入课程体系的机制办法。建立规范、严格的校、院两级课程审查制度,完善课程考核制度,加大对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激励与支持,设立校级研究生教学优质课程评选制度,校级优秀研究生课程改革项目,评选校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培育市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

5.加大研究生教材建设力度。发挥教材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基础性作用,选用适合我校的国家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和高水平研究生教材;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全国研究生核心课程教学用书的编写;鼓励教师在部分学科领域编写有特色、高质量的研究生教材;推进校级研究生优秀教材项目的建设工作。

(五)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队伍水平

1.强化导师岗位管理。围绕落实导师立德树人首要责任,完善导师选聘制度,从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学术水平、育人能力、指导经验和培养条件等方面制定全面的研究生导师选聘标准,实行分类遴选,评聘分离。打破导师身份终身制,实行导师岗位选聘制与招生资格年审制。健全导师评价考核体系,明确导师职责边界,规范导师指导行为,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探索并健全研究生导师分类考核制度,加强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的科研考核,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实践能力考核。将师德师风、立德树人成效等作为重要评价指标,突出考核对导师育人成效的诊断和反馈功能,完善导师奖惩机制。加强导师团队建设,按照凝练方向、突出特色的原则构建导师团队,切实发挥导师团队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优秀导师和团队的表彰宣传。

2.建强专业学位导师队伍。积极推进现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在行业企业从业经历,努力打造双师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设立产业(行业)导师, 吸引创新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领域专家、技术骨干,组建专业化的专兼职导师团队,积极探索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双导师制主导师+助理学术导师校内导师+校外行业导师)。

3.加强导师岗位培训。统筹国际、国内资源,通过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多种模式,构建新聘导师岗前培训、在岗导师定期培训、日常学习交流相结合的常态化分类培训制度,将政治理论、导师职责、法制教育、国情教育、师德师风、研究生教育政策、教学管理制度、指导方法、科研诚信、学术伦理、学术规范、心理学知识等作为培训内容,构建模块化、系统化、多元化培训课程,切实提升导师指导能力。

(六)加强教育质量监督,完善教育管理体系

1.完善研究生教育校院二级管理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培养研究生成长成才为根本,进一步修订《谁有kok网站研究生二级管理实施方案》,推进和完善责权明晰、协调高效的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体系。

2.加强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监督保障

1)完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从课程学习、实习实践、论文指导、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坚持过程管理前置化、规范化,激励与约束并重,强化学业预警、分流淘汰机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修订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匿名评审及论文答辩等环节的管理,细化强化导师、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权责,加强研究生开题前的文献阅读考核制度、预开题制度、预答辩制度、校内论文盲审、抽查等制度。合理制定学位授予标准,加大学术不端处置力度。

2)完善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有效运用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学科评估、学位点合格评估、专项评估、学位论文抽检、专项督查等手段,实施常态化、制度化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坚决破除五唯顽疾,根据不同学位类别、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培养要求,建立以人才培养成效、科研创新质量、社会服务贡献等为核心的多维评价指标,合理制定与学位授予、奖学金评定等相关的科研成果要求。

3)完善学校、培养单位两级教育教学督导机制,选聘富有研究生培养经验的教师组成教育教学督导组,对研究生教育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强化培养单位在教育督导中的主体地位。

(七)强化条件保障

加强基层管理力量和管理信息化建设,按照研究生培养规模配齐建强专职管理队伍,合理设置管理岗位,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研究生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学校统筹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体系,加大对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导师培训、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专业学位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和研究生资助等的投入。

(八)突出绩效评价

学校将研究生教育改革贯彻落实情况作为二级单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把评价结果作为奖补经费拨付、招生指标分配、项目安排等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九)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高度重视,将加快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作为重要工作,统一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完善提升研究生教育管理相关体制。各培养单位充分认识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改革方案、实施细则和配套文件,保障综合改革顺利实施,确保相关措施落地见效。


打印    收藏
上一条:2022年谁有kok网站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研究生)评选结果公示
下一条:关于2021年度我校获批天津市研究生创新项目立项的通知
关闭窗口
 
谁有kok网站(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07 - 2014 )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卫津南路51号 邮编:300381 电话:022-23016498 022-23012194 022-23011063
Add:No.51 Weijin Nan Road. He Xi District Tianjin 300381    Email:
graduate@tjus.edu.cn